自卑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适度的自卑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度的自卑可能阻碍我们自我发展和社会交往。
自卑的人往往心情低沉,郁郁寡欢,常常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愿意与别人来往,只想和人疏远,缺少朋友,有时候甚至会内疚、自责、自罪;做事会缺乏信心,没有自信,优柔寡断,毫无竞争的意思,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因而感到疲劳,心灰意冷等状态的出现。
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对自卑进行较为系统性地分析,探讨如何调控过度自卑。不同学派心理学家对自卑的看法对自卑的定义,国内外学者至今未能达成一致性结论。
我们先看看不同学派心理学家对自卑的看法:
一、阿德勒的观点
说起阿德勒,我们就会想到他那本有名的《自卑与超越》,阿德勒认为自卑本身没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别,区别的是我们因为自卑所奋斗的方向和内容。当缺陷受到他人的嘲笑时,自卑心理通常会显著增强,甚至以嫉妒、暴怒等方式呈现,并发展为自卑情结。器官自卑、溺爱和被忽视是导致自卑情结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自卑感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个体会依据自身的生活样式,用自己的形式将这种自卑感加以不同的表现。
二、埃里克森的观点
埃里克森指出,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将会面临一些“危机”,解决与否将影响我们人格的发展方向。 在“勤奋对自卑”阶段(5-12岁),儿童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完成目标的勤奋带给他们的自信和快乐。该阶段最需要的是来自老师和父母的支持与鼓励,尽可能地避免自卑,积极健康的去生活和学习。因此,如果我们在儿童在这个阶段没能解决好“危机”,则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感到自卑。
三、奥尔波特的观点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在奥尔波特的特质“心志” 表中,十四项共同特质中包含了“自信—自卑”项目。在该表中,评分以零为分界,以自信和自卑为两极划分为五个等级。表中的自卑感分值越高表明在特定的情景适应行为中,我们可能更多地感到自卑。
综合以上学者对自卑的阐述,我们发现自卑具有以下几点共性:
源于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缺陷;
是与其他人或事进行比较的结果;
复杂的情感或情绪体验;
对人格发展有双重影响。
自卑心理常见的表现自闭胆怯生活中会常见到一些人由于深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在与人交往或者从事某项事业中必败无疑。于是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参与竞争,不干有风险的事,并且坚信“安全第一"越是封闭自己,越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造成不良循环。
事实上,我们发现自卑的人很少主动与人交往,在一些有激烈竞争的事业中更难发现他会这其中。
自傲逼人也就是说的过分的自卑就会以过分的自尊表现出来,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来说这叫反向形成,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尤其当屈服的方式不能减轻自卑之苦时,就会采用类似好斗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自卑心理,他们比任何人更注意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自卑心理和真实想法,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可能会发现他的自卑心理时,就会采用好斗方式去阻止别人了解到真实情况。这种人通常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寻找借口寻衅事,反而暴露了这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乌合之众有一句就很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那就是“人随大流不挨罚,羊随大群不挨打”,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努力寻求他人的认可,有学者发现对自卑者来说的一个"规律"那就是他们在做事之前就想:别人是不是这样的想法?
我这样做会不会被人笑话?会不会别人认为我是爱出风头,在做了事情以后,又开始想:这样做会不会把人得罪了,如果刚刚要是不这么做会更好等等,总而言之,有强烈的求同心理。
自卑的功能解读
一、积极功能
适度自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它是人类得以进步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适度自卑可以促使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卓越,从而弥补自身缺陷、客服自卑感的助推力。再者,自卑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的补偿。换句话说是我们通过克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去发展别的方面的特长,从而达到赶超他人的心理适应机制。从这个层面来看,适度的自卑对我们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促使我们关注其他方面的长处而不去持续关注自身固有缺陷与不足。
二、消极功能
过度的自卑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我们的发展。这种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不恰当的补偿方式会使我们得不偿失;另一种不利影响是,当自卑转变成自卑情结,会造成我们在生活适应方面的困难。通常来看,自卑心理较强烈的人,较少融入集体活动及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甚至可能对社交活动产生焦虑,使得更可能产生进一步的疏离感、孤独感和自卑感等。
影响自卑形成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
男女社会分工差异明显,如果男性处于从属地位,则会有较为明显的自卑感。但自卑的补偿方式存在文化差异:中国人可能会将所处外界环境,来作为自卑心理的补偿;而西方人更青睐于以直接的方式,在导致自卑以外的因素方面追求卓越,从而找到成就感。
二、家庭环境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自身的意愿都将影响我们:积极教养方式与自卑显著性负相关,而消极的教养方式与自卑显著性正相关。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自卑程度高的仅占四十分之一。如果父母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忽视孩子的需求、拒绝孩子,可能使得他们产生贬低自我的心理。
三、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极大地影响着我们对人和事的看法,并长久地影响着我们。研究显示:自卑感程度高、低自尊的个体,倾向于将消极结果归因于自己,而将积极结果归因于外因。
四、生物遗传
早年时期患病或先天器官缺陷的儿童,有很重的心理负担,年龄也是我们自卑表现上的一点。研究显示:小学、中学和大学学生的测量结果上均表现出内隐自卑效应,中学生表现出最强烈的内隐自卑。中学生更可能存在自卑感,这可能是处于青春期阶段,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比较关注自身的外貌变化、学习成绩优差等,进而与他人比较,产生不如他人的自卑感。
五、早期童年
童年时期,来自家长的溺爱剥夺了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将使儿童产生更加强烈的自卑感,很有可能导致其成年以后的人格问题。较为科学合理的做法是让儿童自己解决问题。不幸的童年可能会使其形成不良的人格,并在成年以后逐渐显露出来。
六、学校教育
老师不同的管教风格,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专制型管理下,学生的作业效率提高,但缺乏自主行动;放任型的管理下,学生作业效率低下,常遭遇挫折;民主型管理下,学生很少表现出不满情绪。班集体的舆论、特点、评价以及整体氛围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包容性的班级氛围,有助于害羞、自卑的我们逐渐融入集体。
自卑的心理学调控
一、进行积极鼓励,培养自信 因为鼓励可以使我们感到有能力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信是克服自卑感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
二、重视家庭教育,改善家庭氛围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我们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当重视自身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学习和掌握积极的教养方式,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大程度地避免消极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消极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地陪伴,努力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三、改善归因方式,进行合理归因具有自卑感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原因归结于自身——合理的归因是降低自卑感的直接因素。我们自身归因方式的合理化及他人的归因都将对其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治疗师和患者的相互关系中,治疗师对患者的积极肯定和归因将会对患者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适度体育锻炼,降低自卑感 相关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卑感。
五、树立合理目标,避免盲目消极 在儿童时期,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些健康有益的目标。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对孩子加以训练,防止自卑心理的进一步加重。和孩子一起树立积极健康的小目标,能使孩子拥有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体验到成就感与自豪感。在因为自卑导致的抑郁状态中,治疗师要帮助患者合理认识自卑,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六、合理认识自我,融入集体活动 我们在同他人比较时,容易产生自卑。其中,外貌自卑对我们而言更加明显。因此,当我们正视自身能力及外在的不足时,反而对自我有更适当的认识,尽可能地尝试悦纳自我、拥抱自我。
七、阅读相关书籍任何事情,
只有当我们了解它是什么,我们才能对它有比较正确的思考。所以阅读与自卑相关的书,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首推《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会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性别、年龄、知识、经验或外貌,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没必要与他人去比较。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把对方当“伙伴” 而不是“敌人”,平等共存,和而不同。如果你缺少自信,纠结于过去,遇到问题总想逃避或总给自己找借口,那么这本心理自助手册就非常适合你。
第二本是前面提到的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书中提到:我们人都是有自卑感的,人类都要去学会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产生自卑感,比如:你认为自己在你的朋友圈里是有优秀的,但是在你朋友圈以为的外的人中,你会发现比你更优秀的,当你遇见以后都会在你的心里产生出自卑心理,按照这样的看法,那么自卑反而并不可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卑也是推动一个人去完善自己我的一种动力,但是,如果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自卑,而不愿意去做出改变进行自我的突破,那么自卑对你来说就是非常有害的,自卑并没有错,自卑感也不是什么坏情绪,关键在于如何的去对待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