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障碍会有社交抑制,感觉自我能力/资格不足,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基本特质有:
1.因为害怕被批评,不同意/拒绝/避开牵涉重大人际接触的工作/学业活动。
2.避免交新朋友,除非能确定会被喜欢且不被挑剔的完全接纳。有能力但很难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总认为别人会挑剔且不喜欢自己。
3.害怕被揭露/嘲笑/羞辱,而限制活动,难以讨论自己的事,并且会自我抑制亲密感受。
4.在社交场合过度关注被批评/拒绝的想法,可能会敏感地侦查这类动态。
5.在新的人际往来情境下,会因觉得不够格/自卑而自我设限。
6.相信自己无社交能力/吸引力,样样不如人。
7.排斥冒险或新环境,因为可能会尴尬,能马上指出新活动里的危险。
伴随特质:1.行为表现:满怀警惕地评估别人的动作与表情;
2.常被形容为害羞/胆小/孤僻/不理人/清高等。
3.最大问题是社会及职业功能受损,低自尊和对拒绝过度敏感,都会造成人际接触受限。
心理病理模式:我会被拒绝,被拒绝很惨,我没有价值;相处会让别人知道我不行,不能让他人了解真正的我,因此人际互动采取逃避模式。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模式:事件:表哥结婚需要参加;
想法:长时间相处亲戚们会知道我不如他人,不能让他们了解真正的我;
情绪:焦虑不安,不愉快;
应用行为:找理由逃避。
与其他障碍的比较:1.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回避行为是在恐慌发作初发后才开始,也随着恐慌发作的频率与强度而发动;回避型倾向早期初发,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且病程稳定。
2.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焦点是在“被照顾”,回避型则是避开羞辱和被拒绝。两者都有自我能力/资格不足的感受,对批评敏感,需要一再保证。两种人格障碍可能同时发生。
3.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与回避型都有社会隔离的特征。分裂样对社会隔离感到满意甚至宁愿如此,但回避型是想和他人建立关系,且深感孤独寂寞。
4.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害怕他人的恶意企图,回避型是害怕被发现能力不足。两者都会拒绝信任他人。
心理咨询目的:1.找出与测试社交互动中会不安/不自在背后的想法/假设及基模的机会。
2.养成实验性习惯去客观地验证,并类化到其他人际情境中。
3.辩识自己的不舒服与不自在感受,增强其对内在不安情绪的容忍度。
4.了解不安背后的想法与想法偏误,调整个案的自动化思考和人际行为,再进一步探讨想法背后的中介与核心信念。
心理咨询技巧:一、咨询师要建立让个案觉得安全的咨访关系;当个案的情绪改变时,先问个案的想法,让个案自由表达对咨询师的想法;咨询师再根据想法去评估偏误,因为个案对他人也会存在想法偏误;鼓励个案评估自己对咨访关系的负向认知,个案可以通过咨询情境实验人际往来情境;咨询师需要探问个案是否害怕对咨询师揭露某些事情,个案可能因为害怕被咨询师拒绝而压抑自己。
二、咨询师与个案探索与测试其在人际互动中的失功能想法/假设及基模的机会,适时采用苏格拉底法和意象法,去辩识与验证不适应性基模。
三、个案惯用逃避策略,咨询师首要处理的是让个案面对与克服“逃避的习惯”,让个案了解自己常使用的逃避以及逃避的功能,籍由人际关系的验证,提升个案对自己内在焦虑与不自在的忍受度,去面对自己的难受与不自在,再探讨个案的想法,并加以验证与改变,鼓励个案推论到其他人际情境的关系里。
四、个案不容易自我揭露,也很难相信咨询师是真的喜欢/关心/同意自己,会担心咨询师知道更多后,不喜欢自己了,咨询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以及去灾难化来引导个案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