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如何有效降低产后抑郁——从理解“恨孩子的母亲是正常的”开始

来源:深圳美灵星临床心理专科   时间:2022-08-04 13:36:41

曾经有位母亲来找丁宝坤教授初诊,说孩子出生不久,她就已经多次幻想把孩子塞到冰箱的冷冻层,把孩子冻起来。她被自己的念头吓坏了,不知如何让自己不要有这个想法。但在丁宝坤教授看来,这种想伤害孩子的念头再正常不过。

丁教授在面诊 

丁教授在面诊 


孩子出生会给母亲带来心理障碍,障碍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所差异:每个人都熟悉孩子出生后的那种短暂的悲伤。然而,这种悲伤越持久,神经性抑郁就越严重,就越容易使处于边缘的母亲崩溃,还可能会精神错乱——在孩子出生后彻底地丧失现实感——甚至会威胁生命。

这种障碍最终导致精神错乱的情况在1000 个产妇中有1-3个,会产生严重情绪障碍的有1%-3%,产生神经性抑郁的有10 %,而带来轻度抑郁,即常说的产后抑郁的,可能每三个产妇中就有一个。这些都是保守的估计,真实数据可能更高。产后抑郁是一种广泛的现象,在几乎每一种文化中都有发生。在古代,希波克拉底就已经描述过这一问题。

然而,直到19世纪,当英国和法国有一些专著描写这一问题时,精神科医生才将注意力重新投注到产后抑郁问题上。从那以后,精神疾病出版物基本描述了产后抑郁的症状、流行病学数据(人口中的分布情况)、病因学资料(疾病的起因和历史),但是没有描述这一疾病的情绪联结和它们。重要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产后抑郁一直都经由生理学观点来作出严格的解释,而根本就缺乏心理学解释。

自从20 世纪30 年代内分泌学出现以来,女性产后的不稳定一般被认为是由变化的荷尔蒙平衡所导致的。然而,如果用剧烈的生理变化来解释产后抑郁的产生,其实是不充分的。因为,外祖母和养母也可能有同样的症状。孩子的出生打破了家庭的情绪平衡。由于觉得被取代,父亲也可能会产生抱怨,很明显,父亲的这种情绪跟生理没什么相关。并且,这种心理的改变以及对新情境的适应比生理的改变更持久,也更具侵入性。

因此,对于产后抑郁的问题,最近的解释趋势已经朝向被打破的心理和社会平衡了。产后抑郁症状从拒绝孩子到拒绝做母亲已在每一种案例中,都存在退行的情况,也就是退回到威胁女性生命中的每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旧有模式中。

大多数作家都提到了和母亲的冲突,尽管他们并没有进一步去探寻这种关系的冲突。不同形式的恐惧可能围绕依赖而产生,可能是自己想成为一个婴儿,觉得自己是一个坏母亲,害怕自己脑海中萦绕的那种杀死或毒害自己或孩子的欲望,或害怕被孩子消耗殆尽。母亲体验到巨大的绝望、自责和内疚。身心相关的障碍、失去性欲望、频繁哭泣、厌食、过于担心自己健康的主诉,也有关于孩子的担忧,都是产后抑郁的表现。

David A认为:产后抑郁症属于重性抑郁,通常在妊娠后1〜2周或4周内起病,一般是二胎或三胎时;情绪化的妇女具有在再次妊娠时复发的风险。可伴有(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单侧前额叶皮层(主要是左侧)、尾状核、壳核还可能有杏仁核的活动减低。

丁宝坤教授认为,如果患者的AIRS(自主能够自我功能:抽象综合、组织整合、现实检验和自我保护)功能完整无损,而且冲动控制和情绪管理功能也足够,通常不会建议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当然,对于伴有自主性自我功能缺陷的抑郁症患者来说(也可以是:精神病患者,认识到精神病的心理治疗具有局限性的患者,或者因为精神病感到羞耻尴尬而软弱无力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抗精神病性药物治疗。如果仅仅服用抗精神病性药物效果不好,同时还需要同时合并抗抑郁剂。

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说:“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当你看到婴儿的时候,一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母亲。”很多女人做了母亲之后,都会有失去"自我"的消磨感,而这种感觉让人愤怒。


温尼科特  D. W. Winnicott(1896-1971)


孩子小的时候,母亲会觉得自己只是满足孩子生存的工具:饿了、困了、不舒服了。他发出命令母亲只能遵守,没有反抗的权力,这常常让母亲感到愤怒,因为母亲的世界似乎只能围绕孩子,甚至母亲会生出“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的感觉——变成了某某妈。所以,这常常会成为母亲恨孩子的主要理由。

温尼科特通过数以万计的婴儿观察得出了正常母亲恨孩子的17条理由:

1、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比如:皮肤褶皱、眼睛睁不开;

2、婴儿不是童年的游戏,不是父亲的孩子,不是兄弟的孩子等等;

3、婴儿的出生一点也不具备神话色彩;

4、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

5、母亲生个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的母亲,因为她需要一个孩子;

6、婴儿伤害了她的奶头;

7、婴儿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等人,一个不领取报酬的仆人;

8、从一开始她就只好爱他、爱他的排泄物以及爱他所有的东西;

9、他总是设法伤害她,周期性的咬她;

10、他表现出对她的幻想破灭;

11、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就把她像橘子皮一样扔掉;

12、婴儿起先一定是支配性的,他被保护免于偶然事件,生活必须以他的速度呈现;

13 、最初他一点也不知道她所做的,或者她为他所做的牺牲;

14 、他怀疑她,拒绝她的好食物,使她怀疑自己,却和他的阿姨吃得很好;

15 、度过一个糟糕的上午,一起出去,婴儿向一个陌生人微笑,陌生人说:“他难道不可爱吗?

16、 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抛弃或疏忽他,她知道他将永远报复她;

17 、他使她兴奋,但也使她感到挫败,——她不能吃了他,也不能与他性交。

母亲会设法说服自己:“我是妈妈,所以我要牺牲自己的私人生活;我要无条件被孩子使用;我要喜欢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排泄物。”当母亲不允许自己有恨的念头,或努力不允许自己有丝毫对孩子不利的情绪出现。那么,这样的母亲通常会变在潜意识中,会换一个方式对孩子施暴,比如∶溺爱孩子。

因为怕心中的恨意被别人发现,所以潜意识中我越恨你,在现实中我就要越爱你。这样,我才是一个好妈妈。但是,这种意识与潜意识的违和感不会维持很久。这种被意识化了的恨,在很多时候,可能更倾向于苛责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等,借由孩子发泄没有意识到的恨意、被忽视、不被看见等等情绪.

为什么要强调母亲对孩子的恨是正常的?

目的就是要挑拨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这种挑拨能让孩子继续健康的成长。如果一个母亲只能够觉察到对孩子的爱,而不能够觉察到对孩子的恨和抱怨,就有可能会把这个孩子吞噬。我们让母亲觉察到对孩子的恨,是让她和孩子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而这个恰当的距离能够让孩子的人格变得更加健康和独立。

母亲对孩子有恨或者抱怨的情绪,并且能够表达出来,相当于对孩子的成长给了a gentle push(温柔的一推)。这一推,才能避免母婴之间共生,融合,或者说一体化;才能让孩子走向成熟和独立。

很多父母呕心沥血地爱自己孩子,而孩子却十分叛逆,甚至讨厌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在青春期),殊不知,父母的这种爱就是孩子恨意的源头。

温尼科特最为重要的一个术语:Good enough mother。

曾奇峰将之翻译为“ 60分妈妈”:

0分妈妈:在孩子感受到了最大恐惧和威胁的时候,母亲还没有出现。

60分妈妈:在孩子体验了恐惧和威胁,感到绝望之前,这时候母亲出现并给予支持和安慰。

100分妈妈:在孩子还没有感到任何恐惧时,妈妈就出来干涉。她让婴儿丧失了一次体验自己的焦虑和恐惧的机会。

因为60 分的妈妈,既不像 100 分妈妈那样,需要时刻回应你所有的需求,企图控制你。也不像 0 分妈妈那样,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忽视你;60分妈妈,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和你并肩战斗,同时放手给你足够的空间,让你去探索自己的人生。

所以温尼科特提出了一个理论: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一个从100 分渐渐变成 60 分的过程。在孩子刚刚出生的那一年,父母应该全心全意照料孩子。但过了那段时间,父母就应该一点一点淡出孩子的生活,然后回到自己的生活里。爱不是过度的保护和控制,而是尊重和平等、爱和自由。不放手的背后其实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产后抑郁



如何恰当的表达恨或者抱怨呢?

潜意识用白日梦或梦的方式帮我们发泄出来,比如我们在刚做母亲的时候常常会梦到一些令人焦虑的、愤怒的,诸如此类的梦。或者就如来找丁宝坤教授的患者所说虐杀婴儿的场景的幻想(也是白日梦的一种表现)。

因为人睡眠时,理性思维对本能欲望的审查力度减弱,主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占据了心理中心,本能欲望以一种经过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梦(白日梦)可以让一些母亲看到并了解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情绪。

当母亲知道这些幻想和梦仅仅是情绪,而不是由于社会规则以及道德对“妈妈”人设的绑架(如以上列举的17条恨意等)。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它一点儿也不罪恶,不必隐藏也不用羞愧,更加不需要去压抑这些情绪。

只需要接纳自己的这些情绪,允许它们的存在,并且通过合理的途径去宣泄疏解。情绪就不会不会伤害到自己,也能更有效的降低产后抑郁的几率和风险:看得到自己荒谬的想法,反而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表现。因为这些会把我们吓一跳的想法只是想法而已(不是行动和结果)。

有关对孩子的恨,是一个大的、不被看到的话题。但是它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看到了,就能给自己去选择把它变成行动或者不行动的机会。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被怨恨、被斥责都是成长中需要经历的,只要整体的成长环境有大爱就可以了。

因为对孩子适度的恨,从自然进化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离开家,去过他自己的人生。

如果一个妈妈经常被这种念头干扰, 有个可能就是她太害怕自已恨孩子。作为全球最知名抑郁症治疗专家之一的保罗·吉尔伯特曾说过:

抑郁的目的在于迫使你停下来弄清楚自己是谁,将走向何方。它要求你给自己定位,这虽然痛苦,却是产生转变的驱动力。

如果恨孩子这个念头不能被自己或者自己的社会资源修通,如果母亲有:身心相关的障碍、失去性欲望、频繁哭泣、厌食、过于担心自己健康的主诉,也有关于孩子的担忧,这些产后抑郁的表现,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帮助。
 

绿色通道扫码预约挂号
门诊简介来院路线自助挂号
推荐专家
  • 贾丁鑫 专业领域:全国首位将CLM行为治疗模型融入精神心理疾...[详情]
  • 丁宝坤 专业领域:擅长诊断和治疗各个年龄段的精神障碍,包括抑...[详情]
自助挂号

病情描述

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回电

荣誉资质


— 温馨环境 —

以温馨的环境,为客户提供高端的诊疗服务

  • 门诊前台
  • 医生诊室
  • 康复室
  • 小康复室
  • 小康复室2
  • 咨询室
  • 沙盘治疗室
  • 感觉统合室
  • 感觉统合室2

— 合作伙伴 —

选择美灵星,一个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网站首页走进美灵星专家团队专家专栏美灵星动态健康问答预约挂号来院路线
深圳心理咨询热线

咨询预约热线TEL:+86 0755 82544509

Copyright © 2020-2023 Maxstar

美灵星心理专科版权所有

来院路线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预约挂号预约挂号微信咨询微信咨询关注公众号关注公众号

粤(B)广[2022]第06-23-484号 粤ICP备2022081341号-1